玉门:优化畜牧产业结构 农民富起来

近年来,玉门市制定出台各类牛羊养殖调引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牛羊养殖的积极性,持续发挥牛羊产业在促农增收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走进玉门市柳湖镇岷州村刘建平的养殖圈舍里,一只只羊儿们正在欢快地吃草,养殖户刘建平正满脸喜悦地在自家圈舍里忙碌,膘肥体壮的羊群悠闲地吃着草料。这几年,刘建平依托市上的各项养殖奖补政策,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我养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几年政策越来越好,而且调引羊还有很多补贴,我现在已经养了40多只羊,今年政府一只羊补贴150块钱,我还想再调引一些,把养殖规模扩大,这样年底我的收入会在提高一些。”刘建平说。

据了解玉门市调引良种能繁母牛3100头,调引良种能繁母羊17000只,同时对脱贫户、监测对象和一般养殖户设置了不同的奖补上限,分别为4万元和2万元。

得益于牛羊产业扶持政策,柳湖镇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像刘建平一样,通过发展养殖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而这些产业扶持政策,也进一步增强了养殖户们的发展信心。

同是为了提高养殖户的养殖信心,黄闸湾镇也立足产业优势,瞄准靶心,抢抓牛羊调引政策机遇,借助政策东风全面抓好畜禽调引工作,推动全镇畜牧业提质增效。

甘肃西域海俊牧业有限公司坐落在黄闸湾镇,他们的养殖场环境好,面积大,效益高,带动了周边很多散户的养殖积极性。今年,许多养殖户联合负责人马海山一起调引羊只,将自家羊只寄养在了马海山的养殖场里。

“基础母羊下崽比较多,成活率比较高,今年我和附近的养殖户总共调引了1600只寒羊基础母羊,我们打算后面继续扩建扩群,大量搞养殖。”马海山说。

这两天乘着是畜禽调引的好时机,养殖场内正在进行畜牧引调工作,装满羊只的车辆在场内来回穿梭。此同时,玉门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和镇上的工作人员也对羊只的品种、大小、免疫检测等情况进行初步核实验收,验收后,工作人员们抓紧卸车,引羊入圈。

“2025年计划全市调引能繁母牛3100头,基础母羊17000只。截至目前,完成能繁母牛调引1200余头,基础母羊7200只,剩余部分计划在5月底之前全部完成。”畜牧业服务中心主任王会军说。

玉门市精心组织,协同推进牛羊调引工作,各乡镇负责具体实施,畜牧业服务中心全力做好督查验收,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同时,统一标准,根据《调引方案》,严格验收,采取随调随验的方式,由市、乡两级严格按照调引标准分层进行肉牛肉羊进行调引,确保调引数量和质量,从源头上保障了肉牛肉羊的品质,为产业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3月上旬,全市肉牛肉羊调引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平均调引进度为50%,部分乡镇已完成调引任务的60%,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强监管,确保调引的肉牛肉羊健康成长,切实发挥项目效益,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通讯员 姜瑞 卢建飞 张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