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内一片热闹景象。这里,正以春季民俗和传统文化为主线,举办第三届“工业+民俗”文化节——“匠心承春”春季主题活动。工业与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4月5日,记者与游客们一同体验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孩子们共绘长卷
画出春日美景
一走进工博大厅,一幅10米长的绢布长卷便映入眼帘。这是博物馆为广大游客准备的春日主题手绘长卷,邀请大家共同为这幅春日画作增色添彩。
长卷前,孩子们手握彩笔、或蹲或坐,聚精会神地描绘着心中的春天。有的画着绽放的花朵,有的画着飞翔的小鸟,还有的画着欢快的孩童在草地上嬉戏……他们的笔触虽然稚嫩,但每一笔都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妈妈,你看我画的春天美不美?”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兴奋地问。妈妈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欣慰和骄傲。“我觉得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能让孩子们亲手描绘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也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位陪同孩子来参观的家长告诉记者。在一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不时地指导着孩子们绘画,还为他们提供彩笔等工具,确保每个人都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意。
古诗拼图寻节气
青团手作乐趣多
穿过手绘长卷区,记者来到了另一片充满趣味的天地——“春季文化拼图墙”。这面拼图墙由六首唯美的古诗组成,每首古诗都代表着春季的一个节气。游客们需要将这些古诗对应的节气按顺序拼对成功,才算完成任务。
拼图墙前,游客们或低头沉思,或相互讨论,或手指轻触拼图块,试图找到正确的位置。一位小朋友拿着写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拼图块,正在寻找它的“归宿”。突然,她眼睛一亮,迅速将拼图块放到了正确的位置上,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太有意义了!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春季的节气,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陪孩子成功完成拼图的家长说。
更令游客们惊喜的是,在当日上午拼图成功的游客还可以现场参与节日美食青团的制作。在青团制作区前,游客们围成一圈,边听讲解边动手。不一会儿,一个个绿油油的青团就出炉了,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活动现场,记者还看到了3.5米长的大型传统工艺风筝。这只风筝竹骨绢翼,制作精美,许多游客纷纷与风筝合照,留下美好的瞬间。
此次“匠心承春”春季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们的假期生活,也让他们领略到了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中的文化传承。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以此独特的方式,打造了一个“可观赏、可体验、可传播”的立体文化场景,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谢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