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饕餮是几子(龙生九子,到底是哪九子?)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它的形象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5500年的仰韶文化就已出现原始的龙纹,如鱼龙、蛇龙、猪龙、鳄龙等。中华龙是人们对自然界动物的崇拜和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想象出来的一种灵兽。

(龙)


一、龙的形象组成

远古氏族社会时,黄河流域以蛇为图腾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强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组成了龙的图腾形象。

(中华龙形象)


龙的形象,集合了鹿、骆驼、兔、蛇、哈唎、鱼、鹰、虎、牛、鳄、猪、马等动物的特点,以及云雾、雷电、虹霓、龙卷风等自然天象而形成的一种神物。

龙具有鹿角、驼头(或说獠头)、兔眼(或说鬼怪眼)、蛇颈、蜃腹、蟒身、鱼鳞、鹰爪、虎掌、牛耳、马鬃(或说狮鬃)、蜥腿、鳄鱼嘴、鲶鱼须、狗鼻、鱼尾等特征,人们还赋予它翻云覆雨、兴风作浪的神力,这就是中国龙的形象。

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记载:

“王符称世俗画龙,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然龙之见也,皆为雷、电、云、雾拥护其体,得见其全形者罕矣。”

不同于西方的恶龙形象,中华龙代表着正义、智慧、灵性、力量、勇敢、警觉和美丽。它帮助黄帝统一,又帮助大禹治水,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神话故事里,龙王是掌管着风调雨顺的神。龙也成了帝王正统血脉的象征。龙的形象的诞生到确立,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

二、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龙的形象不是单一的,是非常多变的、丰富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龙的形象都不同。三国魏时张揖《广雅·释螭》说: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

龙的形象的丰富多变,还体现在龙的儿子也都样貌不同,而且能力各异。传说,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因为相传龙可以和任何动物交媾生子,也就是说,龙与其他动物,是没有生殖隔离的,这也反映出古代先民对于生殖的崇拜。

(蛟龙)


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记载:

“龙性最淫,故与牛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即妇人遇之,亦有为其所污者。”

清初王晫《龙经》记载:

“与牛交则生麟,与马交则生骥,与豕交则生象。八尺,马之龙也;一角,羊之龙也;四距重翼,鸡之龙也;黑身白头、耳长卷尾,狗之龙也。”

那么,龙的九个儿子,是哪九子?都是和谁生的?主流的说法如下:

(一)与牛交媾,生囚牛

囚牛是龙与水牛所生的大儿子。囚牛喜好音乐,因此人们常在琴头上刻上它的形象,这个装饰一直沿用至今,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仍刻有囚牛龙头。

(二)与豺交媾,生睚眦(yá zì)

睚眦是龙与豺狼所生的。睚眦凶狠好斗,所以有“睚眦必报”的成语。因此,人们将怒目而视、争强斗胜的睚眦形象,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或是刀柄剑鞘上,以慑人心魄,或辟邪镇妖。

(刀剑吞口睚眦形象)


(三)与鸟交媾,生嘲风

嘲风是龙与大鸟所生的。嘲风喜好冒险探险,常站在高险处,逆风嘶吼。因此,人们将好险又好望的嘲风形象,安置在殿角上作为装饰,既威严美观,又有威慑妖祟的作用。

(嘲风)


(四)与蛤交媾,生蒲牢

蒲牢是龙与蛤蟆所生的。蒲牢好鸣好吼,因此人们把钟纽铸为蒲牢的形象,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

(蒲牢)


(五)与狮交媾,生狻猊(suān ní)

狻猊是龙与狮子所生的。狻猊喜静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人们在香炉和佛座的脚部装饰它的形象。

(六)与龟交媾,生赑屃(bì xì)

赑屃,又名霸下,是龙与乌龟所生的。赑屃好负重,力大无穷,因此人们把它刻在庙院祠堂的石碑下,让其驮碑,是为龟趺。

(赑屃驮碑)


(七)与虎交媾,生狴犴(bì àn)

狴犴是龙与老虎所生的。狴犴急公好义,仗义执言,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因此,人们将它的形象装饰在狱门上,或是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狴犴)

(八)与龟交媾,生负屃(fù xì)

负屃也是龙与乌龟所生的。负屃好文,尤其喜好艺术石刻碑文,因此人们将它的形象刻在石碑上,是为石碑文龙。

(九)与鱼交媾,生螭吻(chī wěn)

螭吻,又名鸱吻,是龙与鱼所生的。螭吻喜欢吞火,好在险要处张望,并且口阔嗓粗,因此人们常常把螭吻的形象安置在殿脊或屋脊两头,以作消灾灭火之用。

(鸱吻)


三、龙生九子的来源

龙生九子,说法不同,源自哪里,很难说清,传说是出自明代的李东阳杨慎之口。

传说,明孝宗不明白龙的九子的名字,就让中管去问内阁。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只记得少年时好像在杂书中读过,但又记不起来,就问编修罗玘,罗玘也只记得其中五六个名字,又问吏部刘绩,刘绩记得家中有一册子,册面上记有“九子”之名,但却未记出自何书。皇帝的问题不能拖得太久,李东阳无奈,只得凑合复命说: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纽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足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赑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龙是其遗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一麓堂后稿》卷十二)

也就是说,按照李东阳的说法,龙生九子,分别是: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赑屃、蚩吻。

后来,李东阳的门生杨慎,曾听老师谈过“龙生九子”的事情,根据自己的印象记下了九子的名字:

“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趴蝮,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环;八曰金猊,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铺首。又有金吾,形似美人,首尾似鱼有两翼,其性通灵不寐,故用巡警。”(《升庵集》卷八十一)

按照杨慎的说法,龙生九子,分别是: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趴蝮、睚眦、金猊、椒图。

杨慎所记的龙生九子的名字,与李东阳的有很大的出入,一是去掉了囚牛和嘲风,增加了饕餮和椒图,并改“性好坐”的狻猊为“性好烟火”的金猊;二是排列次序也不同;三是增加了形体特征。

借着名人效应,李东阳、杨慎关于龙生九子的说法不胫而走,盛传一时,最后添枝加叶,越传越奇,诸如什么“龙性淫,无所不交,故种独多耳”(《五杂俎》卷九);“遇牝必交,如得牛则生麟,得豕则生象,得马则生龙驹,得雉则结卵成蛟”,“吉,盖与鹿交,遗精而成,能壮阳治阴痿”(《万历野获编》卷七)等等。

(龙)


龙生九子只是一个传说,影射了古人对于生殖的崇拜,民间借着大文人之名,使其传播更广,为人们所接受,渐渐演变成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