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那便非秦始皇莫属,他统一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实现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他自称始皇帝,望秦世世代代皆为君,可谓是千古一帝。你可曾怀疑过,为什么秦始皇明明叫嬴政,可他的儿子却被称为:扶苏、胡亥,都不姓“嬴”,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早些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常常以为胡亥姓胡,扶苏姓扶,还真认真的思考是否有扶这个姓。也曾转念一想为什么嬴政姓嬴,难道还有什么八卦可以知晓。后来,等查尽资料后发现,原来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禁为自己当时的理所应当忏悔。
要说清楚为何扶苏胡亥记载里,为什么没有“嬴”这姓这一点。首先需要了解一点,那就是先秦时期的称呼比较复杂分为姓、氏、名、字四个部分。在以周天子为首的天下之中,扶苏、胡亥的叫法并没有什么不妥。先秦时期,对人的称呼男子是氏加名,女子则是名加姓,当然这除去了周王室。周王室作为天下共主,自然可以享受直接称姓的这个特权。比如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这一点在《左传》里可以得到证明。只要是周王室的成员均可称姓,但若是诸侯,不论你的实力是否是诸侯国里最强的,都是不能称姓的。若要称姓氏,只能以诸侯国的国号为姓,例如齐桓公应称为齐小白,而不是姜小白。
所以在秦国尚未一统六国的时候,作为诸侯国的秦国,历史记载自然会是公子扶苏,胡亥居多,毕竟连秦国国君自身也不可能被称“嬴”或者“赵”姓。虽然有楚王室享有称“芈”姓这个特例,也有后人记载时称楚王室为芈姓。但真正承认楚王室的人不多,因此大部分记载仍以诸侯待遇称呼楚王室成员。
可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何还叫扶苏,胡亥呢?难道是叫顺口了,就便一直这样称呼了?还是因为“嬴扶苏”、“嬴胡亥”不好听?这些自然是无稽之谈。秦统一六国后,作为始皇帝的嬴政,不管是从功绩来看,还是天下之主的地位都有资格被称呼姓名,享有这个特权。作为王室成员的扶苏、胡亥自然也有这个资格。
但因为秦的暴政,使得后世编撰史料的人大多对于秦朝并不持赞扬的态度。这一点在很多史书上都可以看到,例如太史公的《史记》,他曾以赵政来称呼秦始皇,仍然将秦国作为周王室之下的一个诸侯国来看待,并不承认秦王室的正统地位。对于秦有关的记载,更可谓是批判居多,赞扬偏少。这也就导致扶苏、胡亥记录时没有被称姓,只称名的现象。渐渐的,后人承接着前人接着写下去,也就只称名了。
另外,秦二世而亡给秦朝带来了负面影响。前有周朝天下八百年,后又有汉室四百载,秦二世而亡仿佛就是一个小插曲。这使得秦始皇的功绩被暴政,酷刑,反抗所遮盖。从而导致在正史的记载中,忽视了秦王室作为天下共主的特权。秦只有二世,可秦始皇的功绩足以被认可,可作为他的儿子,扶苏是一场权谋的受害者,胡亥是因为暴政导致秦朝灭亡的亡国之君,在正史的记载中自然也会被忽视他们作为秦始皇之子的特权。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悲哀,其实不然,他们至少还有名,他们的故事还被我们所了解,没有被埋没。真正的悲哀,莫过于被埋没于时间的长河里,被人忘却,连个名字都不曾留下。
常感叹:“若是扶苏正常继位,那秦朝会不会改变二世而亡的命运”。若真是这样,那也许历史记载里便都为“嬴扶苏”而不是扶苏了,胡亥,也将被称为嬴胡亥,历史的一切皆要被改写,历史的车轮还指不定到哪儿去。当然,历史不可改写,作为被历史长河中的一份子,他们的故事已然已是定局,也不必惋惜,只要如今我们知道扶苏不姓扶,胡亥不姓胡,他们都姓嬴,这便够了。
而秦虽是亡在胡亥手里,但也并不是胡亥一人的原因,自秦始皇逝世在南巡路上,还未来得及安排后事之时,秦的危机就已经悄然而至了,各种暗藏的祸端随着嬴政的失去,开始展现,最后在胡亥统治期间爆发。这一切也不过是一场因果循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