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双柳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

极目新闻记者 吕锐

通讯员 黄子珅 许豹

4月5日,武汉双柳长江大桥最后一根索股牵引成功。

这座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的大桥顺利完成主缆架设,即将进入钢箱梁吊装施工阶段。

当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登上200余米的北岸主塔俯瞰,粗壮的主缆将大桥南北两岸完美“牵手”。主缆架设是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悬索桥重要的受力构件,主缆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寿命。

双柳长江大桥共设有2根主缆,每根索股由127根直径6毫米的锌铝合金镀层高强度钢丝组成,长2450米,重达69吨,而每一根主缆由169根索股组成,直径约1米,重约1.2万吨。

为实现“平安百年品质示范工程”的建设愿景,项目建设团队为大桥“量身定制”了一套由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智慧主缆”系统,其中3根索股内置了应变、温度、湿度传感光缆,还创新性地在主缆中央增设了除湿通风管道,成为首个设置主缆内外双循环除湿系统的大桥。

“智慧主缆”系统能及时掌握主缆各项性能并加以调控,实现对主缆应力及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减小自然环境对主缆的腐蚀,大大延长了主缆的使用寿命。

在主缆架设过程中,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严格控制索股牵引、入鞍、入锚等各工序,利用温差较小的夜间进行精准测量、精确调索,并与相邻标段开展联合测量,成功将偏差控制在“毫米级”,确保了主缆线形的精准度。

此外,项目团队还研发了上部结构施工数字孪生系统为主缆架设“保驾护航”,该系统拥有项目施工范围的全景模型及施工规划3D模拟,能够显示施工进度,并对各施工点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施工所处环境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天气等情况,同步展现牵引器位置、牵引力、牵引速度等施工数据,还可对各项风险隐患进行实时预警,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为提升施工效率,我们采用了‘双线往复’的施工方式,索股牵引完成的同时另一组牵引器能够自动归位,为牵引下一根索股做准备,做到了‘无缝衔接’。这有效缩短了索股牵引的间隙,使得单根索股的牵引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一天能够牵引架设4至6股,最终我们仅用56天时间,就将169根索股全部架设完成,创造了‘双柳速度’!”中交二航局双柳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陈诚表示。

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9906武汉都市圈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汉都市圈和“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硬支撑。

这座大桥建成后,新洲到鄂州的行车距离将由一个半小时变为5分钟,有利于加快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同时,项目将打通阳逻国际港到鄂州花湖机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与光谷的快速通道,完善和提升物流枢纽功能,促进“光谷”“星谷”联动融合发展。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