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联动探寻“桂茶共融”的绿色秘钥 咸宁市聚力打造“咸宁桂花茶”新名片

清明之后,咸宁春茶全面开采,茶山叠翠间满城氤氲茶香。4月10日,咸宁市中国桂花城领导小组办公室携手市茶叶协会,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柏庄茶业、将军山合作社、三山川茶业等茶企,开启了一场探寻“桂茶共融”绿色秘钥的专题调研之旅。

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挖掘桂花与茶叶的融合潜力,推动两大特色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独特的“咸宁桂花茶”品牌。通过实地考察生产车间、细致解读政策奖补、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政企双方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桂花与茶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咸宁加速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铸就“咸宁桂花茶”城市新名片注入了强劲的新活力。

双链协同 千株古桂与万亩茶山的“化学反应”

作为全国唯一被正式命名的“中国桂花之乡”,咸宁拥有2362株百年以上古桂树,占全国总量91%,年产鲜桂花150万公斤,在桂花品种数量、古树数量、基地面积、鲜桂花产量、桂花品质等五大资源指标上均领跑全国。

同时,咸宁也是享誉全国的茶叶之乡,咸安、赤壁、崇阳三县均荣登“中国茶业百强县”榜单。历史上,“赤壁青砖茶”作为黑茶鼻祖,曾沿欧亚万里茶道远销海外多国;“瑶山红茶”更是一度成为英国皇室和贵族的时尚饮品。

咸宁手握桂花、茶叶两张千年文化名片,绿色底蕴深厚。为此,我市相继成立了咸宁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咸宁市中国桂花城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桂花与茶叶两大产业协同发展,成果斐然。

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53.47万亩,产量达10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200亿元。“赤壁青砖茶”成为我省主推的区域公共品牌,其品牌价值高达48.26亿元,在品牌价值、品牌强度、品牌热度等方面均位居全省之首。

同时,我市已跃居华中地区最大的桂花绿化苗木集散中心,已知栽培的桂花品种达84个,汇聚了丰富的桂花种植及生产技艺。目前,各类涉桂企业已发展至460余家,形成了涵盖桂花食品、香料加工、旅游等多领域的产业链条,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20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发布了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省级目录(第一批)和典型案例名单,我市“一带一路”新发地“万里茶道”起源地——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以及“文化赋能 千年桂乡绽放新‘花’样——湖北咸宁古桂花树群”均荣耀上榜。

近年来,随着栀子花、茉莉花等各类花茶市场的蓬勃发展,桂花茶品也迎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每至桂花收获季节,我市各大茶企总能接到来自外省的桂花茶品代加工订单。以芽旗香茶业为例,去年该公司接到的外省桂花红茶生产订单高达20吨,足见市场需求之旺盛。

此外,桂花树作为常绿灌木,生长过程中不易发生病虫害,且是鸟类喜爱的栖息树种。汀泗川玉、逸思园、罗针茶业等茶基地纷纷在茶园套种桂花,不仅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增加了茶园生物多样性,而且桂花树繁茂的树冠还为茶园撑起了天然的“遮阳伞”,为茶树提供了绝佳的漫反射环境,有效促进了茶叶内含物质的积累,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一花一茶的绝美邂逅,在咸宁炫丽上演。

“咸宁桂花茶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茶企开发桂花茶产品的意愿高涨。”市茶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有29家茶企涉足桂花红、绿、黑茶生产,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市场前景。

眼见桂花茶企业发展如火如荼,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助力相关企业高质量发展,职能部门携手开展了此次咸宁桂花茶专题调研活动。旨在全面梳理掌握全市桂花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宣传解读惠企政策、精准对接企业诉求的同时,通过政企合作,探索桂花茶产业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咸宁桂花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政策赋能 激活“一花一茶”创新动力

调研活动中,调研组深入咸宁市楚王茶业有限公司的传统制茶工艺厂房、青砖茶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地,亲眼见证了“贡砖”技艺与桂花红茶的创新融合。

楚王茶业总经理金会英介绍,公司近年来致力于茶叶出口业务,不少海外客户表示曾接触过咸宁的桂花、桂花糕等产品,但都是通过深圳、广西等地购入,实则产地均为咸宁。去年,该公司销售桂花红茶4000余斤,批发价达260元一斤。今年,公司推出了融入楠竹元素的精美茶礼,一提售价380元,且已供不应求。“这不仅提升了产品效益,也宣传了咸宁的竹、桂、茶文化。”金会英说。

在横沟桥镇将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桂花红茶。合作社负责人余佑文邀请专业团队来到茶园,开启网络直播及短视频拍摄。他向调研组表示,桂花红绿茶市场前景广阔,以桂花赋能茶叶产品,不仅增加了茶叶的香气和内含物质含量,而且“中国桂花城”在全国市场具有独特性,打上专属地域标识后,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

在咸宁市三山川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永金详细介绍了企业桂花系列产品的研发情况。该公司现有桂香茶、益源固本茶、桂乡茶(固体饮料)、清源茶(固体饮料)等多款桂花茶品。其中,“桂花青砖茶”在去年的第十三届国际武林斗茶大会上一举夺得特等名茶殊荣。

“你们公司的桂花系列茶品销量可观,可以向商务部门申报奖补。同时,你们公司的桂花砖茶生产工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符合科技创新奖补条件,也可积极申报。”调研中,市桂花办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政策细则,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标准化基地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

据悉,2023年3月,《咸宁市“中国桂花城”建设十条促进措施》正式印发,在标准化桂花基地建设、桂花产业科技创新等10个方面明确了具体促进措施。今年,我市将拿出520万元真金白银激励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市茶叶协会相关负责人向企业介绍了“咸宁桂花茶”集体商标的申报注册进展,并收集了企业意见,谋划咸宁桂花茶产品展示及直播中心建设事宜。

今年1月,经咸宁市政府批复同意,正式由咸宁市茶叶协会负责“咸宁桂花茶”集体商标的注册登记和管理等相关工作。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咸宁桂花茶”集体商标的申报注册工作,全力打造“咸宁桂花茶”公共品牌。

另外,为进一步规范桂花茶的生产加工,咸宁市农科院牵头制定的《桂花红茶加工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已批准发布实施,为咸宁桂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为中国著名的桂花之乡和茶叶之乡,发展桂花茶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咸宁的茶叶和桂花两大特色产业的协同发展,还符合咸宁建设‘中国桂花城’的长远规划。”市桂花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调研组还将前往赤壁、崇阳等相关企业调研桂花茶发展情况,计划筹备咸宁桂花茶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邀请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共谋“桂茶共融”的绿色密钥,共同推动咸宁桂花茶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