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潮涌处,商脉绵延千年不绝。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江汉关钟楼尖顶,这座被两江环抱的城区正以独特韵律苏醒。六渡桥老茶楼的铜壶咕嘟作响,江汉路步行街的霓虹尚未褪去余温,红T创意园区的设计师已开始勾勒新的时尚图景。建设文旅消费活力区,是江汉区加快建设优质高效、融合赋能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有力举措之一,也是江汉区人间烟火气的根本所在。商业文化如同城区的血脉,既沉淀着几代人的烟火记忆,又激荡出跨界创新的浪花。
“货到汉口活,业到江汉兴”。江汉地处汉口城区腹地,两江激荡出商业文化的勃勃生气:六渡桥以“声誉满三镇,购物在六门”著称海内,江汉路因“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而闻名四方。对往来的游人而言,其中的“流量密码”,无外乎“热闹”“新潮”二词。
文旅融合,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百年以前,丹桂大舞台的一声竹弦,吹来了戏曲行业的兴盛,更带动了周边四季美、蔡林记等老字号的肇兴。观众在追求眼福、耳福的同时,也不忘胃里妥帖,这便构成了朴素的商业“上下游”逻辑。此后,大型商场拔地而起,将沿街两排铺开的线性商业,推向立体化,多面化。商业的腾飞、城市的发展、个体的成长,相辅相成。
在保成路与京汉大道的交会点,时空折叠出奇妙镜像。铜匠铺叮当声与3D打印机的蜂鸣此起彼伏,汉绣工作室的丝线缠绕着VR眼镜的数据线。当剃头匠的剃刀在直播间收获百万点赞,当煨汤铫子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玩",传统技艺完成了跨次元的惊艳转身。江汉人深谙“旧里弄藏着新宇宙”,将百年商埠基因注入现代服务业血脉,让老字号在元宇宙开出新枝,使历史街区化身开放式商业博物馆。
夜幕降临时的江汉,恰似打翻的月光宝盒。X118次元街的coser与江汉关博物馆的讲解员擦肩而过,武汉时装周的霓裳羽衣飘过里份斑驳砖墙,丽思卡尔顿的云端酒廊俯瞰着民众乐园的璀璨灯海。这里既有全球首店落子的笃定,也有街边热干面摊的坚守;既容得下国际秀场的锋芒,也盛得住市井烟火的温度。当意大利歌剧在里份天井响起,当法国甜点师学着包重油烧梅,商业文明在碰撞中生长出新的年轮。
站在长江文明之心眺望,江汉的商脉正化作穿越时空的丝线。它串起六渡桥的铜铃声与5G基站的电磁波,织就老汉口码头与长江经济带的锦绣,让每个街角都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商业进化的显微镜。这片土地从未停止生长,就像江汉路地砖缝隙里冒出的春草,在历史与未来的夹缝中,总能找到破土而出的方向。当晨光再次染红龙王庙的飞檐,江汉的故事永远在“破”与“立”的辩证中书写新篇。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黎羽裳(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民权街道)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