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困扰大良龙伯的评残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凤城融爱家园通过无障碍康复巴士将其送到医院,让其顺利完成了评残流程,每每提及这个,龙伯都竖起大拇指点赞。
龙伯患有脑积水与帕金森病,如今瘫痪在床,失能失禁,与年迈的妻子同住在三楼,日常出行极为不便,如何出行前往医院进行评残成为他的一大难题。
就在今年3月份,凤城融爱家园借助康复巴士开展 “家门口评残” 服务,工作人员上门为他进行了简单的转移安全评估和资料采集服务,还根据其居住地周边环境进行了出行方案设计等,最后通过无障碍康复巴士将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评估评定,顺利帮老人完成了评残流程。

凤城融爱家园借助康复巴士打通评残“最后一公里”。
在大良街道,像龙伯一样,由于因病卧床或肢体残障导致行动受限,面临着出门评残难、办证难问题的残障人士并不少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凤城融爱家园决定借助康复巴士,为他们开辟一条通往希望的评残之路,打通办证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大良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的指引下,凤城融爱家园建立起“三维评估体系”,通过社区和家园工作人员综合筛查与动态数据监测,精准锁定卧床、重度残障等特殊群体需求,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贴心服务。

凤城融爱家园借助康复巴士打通评残“最后一公里”。
随后,家园工作人员会通过电话和入户探访的方式,掌握服务对象身体状况,通过家属访谈明确服务需求,实地走访规划转运路线,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接送方案,并组建起“康复师+社工”服务专班,利用康复巴士等专业设备,确保服务对象出行的安全与舒适。
记者从凤城融爱家园的运营单位——顺德区威权康复服务中心了解到,这辆专为特殊残障人士设计的康复巴士宽敞明亮,配备了专业的无障碍设施,如轮椅固定装置、舒适的座椅等,能够安全、平稳地将服务对象从家中接出,直接送往医院,大大减少了服务对象在路途上的颠簸和不适。
为了让整个评残流程更为顺畅,凤城融爱家园的工作人员还会提前与医院沟通协调,优化评残流程,确保服务对象到达医院后能够迅速、有序地接受评定。而评残过程中,家园还会配备专业团队全程陪护,细心照料服务对象,实时监测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给予温暖的陪伴和安慰。

凤城融爱家园借助康复巴士打通评残“最后一公里”。
据悉,通过康复巴士构建“评残+服务”闭环,今年3月份凤城融爱家园共为5户家庭提供“家门口评残”服务。此外,凤城融爱家园还通过政策宣讲、辅具适配等延伸服务,帮助特殊群体依法享受残疾补贴、医疗救助等权益,改善生活质量。
未来,凤城融爱家园将继续秉承“共进共融,互助互爱”的服务宗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深化跨部门协作,为大良街道乃至周边地区的残障人士提供更加周到的帮扶服务,推动建设包容温暖的社会环境。
文/顺德融媒记者莫胜娜
图/威权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