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资产走势剧烈分化,美股反弹能走多远

在经历了新一轮恐慌抛售后,美股在刚刚过去的一周迎来强劲反弹,特朗普政府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决定一度提振市场风险偏好,然而危险可能并未离开,

当前,衡量市场波动性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恐慌指数VIX继续处于高位,随着政府债券价格和美元暴跌持续,美元资产的压力仍然不小。未来一周投资者将继续关注贸易战的后续走向及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波动性或依然是主要基调。

美债抛售藏隐忧

上周美国公布的两项通胀数据均好于预期。美国劳工统计局表示,受油价下跌和机票价格下跌的影响,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了0.1%,这是自2020年5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同比涨幅从2.8%放缓至2.4%。与此同时,衡量上游成本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

通常,最新物价报告会让华尔街松一口气,并可能为美联储降息铺平道路。然而,有迹象表明,关税问题开始蔓延到更广泛的美国经济中。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3月份57.0降至4月份的50.8,美国家庭对经济前景愈发担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年期通胀预期逼近7%,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高。

面对多方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布推迟执行对等关税90天。不过风波显然并未过去,对滞胀或衰退的担忧似乎愈演愈烈,中长期美债遭遇抛售,与利率预期关联密切的2年期美债涨27.8个基点至3.95%,创去年10月以来最大涨幅,基准10年期美债周涨50个基点至4.49%,创2001年10月以来新高。

美债市场在市场混乱时期往往具有避风港的角色。蒙特利尔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波特(Douglas Porter)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可以说,在市场普遍焦虑的时期,这不是正常的行为。”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投资者预期美联储今年6月将重启降息,全年降息4次,以应对经济将面临的重大调整。

第一财经记者汇总发现,美联储高级官员似乎倾向于等待特朗普关税影响的具体显现,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行动,并将政策重心转向了物价风险。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有可能将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推高至3.5%至4%左右,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阿波罗全球管理首席经济学家斯洛克(Torsten Slok)对收益率上升敲响了警钟,他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第一,随着日元、欧元和加元汇率同时走强,这可能是外国投资者抛售美国国债;第二,随着标普500指数波动率的VIX指数在50左右的高位上升,有很多对冲活动正在进行,因此,管理利率、信贷和股票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可能会降低风险;第三,有近1万亿美元的基差交易,这可能是杠杆对冲基金之间基差交易的解除。

“答案可能是这三种力量的某种组合。”斯洛克写道。

市场企稳或需等待

尽管经历了动荡的一周,三大股指在此期间迎来久违反弹。标普500指数上涨5.7%,创下2023年11月以来的最佳一周。纳斯达克指数上涨7.3%,为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佳表现,道琼斯指数累计上涨近5%。

道琼斯市场统计显示,科技、原材料和工业股领涨。明星科技股迎来强劲反弹,英伟达大涨17.6%领跑,微软、谷歌、Meta上涨超7%,苹果和特斯拉涨幅则超过5%。

衡量市场波动性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恐慌指数VIX周初突破60关口后回落,但依然远高于历史均值20,显示投资者情绪可能依然脆弱。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所长克龙克(Darrell Cronk)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仍处于全球贸易制度变革的早期阶段,虽然暂停90天的对等关税暂时扭转了市场抛售,但它确实延长了不确定性。”

好消息是,美联储内部传出了稳定市场信号。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表示,如果情况变得混乱,美联储“绝对准备”帮助稳定金融市场。消息传出后,美债收益率冲高回落,股市震荡上扬。不过有些市场观点认为,尾盘行情仍属试探性。

财报季有望成为近期市场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瑞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可能会打击消费者需求,或导致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今年的盈利增长暂停。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通常伴随着盈利增速下降6.9个百分点。“我们接下来的情况可能会更糟, 盈利可能出现零增长,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这种情况也不无可能。”瑞银首席投资策略师巴维亚(Bhanu Baweja)称。

嘉信理财在市场展望中写道,美股反弹值得欣喜,但美国国债和美元的抛售增加了不确定性,投资者感到不安的是,在金融动荡时期,美国国债和美元历来都是“避险资产”。市场希望特朗普的“宽限期”将给各方足够的时间来敲定与美国的贸易协议。

该机构认为,未来一周财报季将渐入佳境,但现阶段与债券市场的任何潜在关税谈判和走势相比,业绩将退居次要地位。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显著上升显然都会对股市造成破坏,达成任何贸易协议所需的时间越长,可能会逐渐看跌。如果标普指数下周能够走高,需要关注能否突破5500左右的近期阻力位。 由于依然存在众多不确定性,波动将继续成为市场基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