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府东街 | 年销过亿枝、国内占比超六成,菏泽芍药鲜切花何以香飘海内外?

编者按:《府东街》是大众网菏泽打造的时政栏目,论时事,说热点,用别样视角,表达菏泽态度,呈现菏泽之变。

此文是第114篇。

大众网记者 刘亚 南祥伟 周琛 菏泽报道

提到近年来市场最火热、最赚钱的鲜切花品种,芍药肯定名列前茅。搜索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芍药往往是鲜切花门类中自带流量话题最高的一个。

作为“中国芍药之乡”,在主产区山东菏泽芍药种植有1000多年历史,起初仅作为中药种植,后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栽培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

在菏泽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芍药资源日渐丰富。在菏泽市的广袤田野上,这里盛开的芍药不再只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花中宰相”,更成为了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菏泽人用创新的思维将传统花卉种植业转化为“美丽经济”,让每一朵芍药的绽放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让乡村有“颜值”,村民有“产值”。

底气十足,这里种出的芍药鲜切花市场供不应求

近日,菏泽市种植的芍药鲜切花陆续进入收获期,花农们忙着进行采摘、整理、包装、运输等工作。近年来,菏泽市大力发展芍药鲜切花种植产业,目前菏泽多个园区的芍药种植面积总计达数万亩,年销1.2亿枝。

鲜有人知的是,全国六成以上的芍药鲜切花都产自山东菏泽。菏泽的芍药,不仅种植历史悠久,更凭借其品种繁多、花大色艳、花香馥郁,悄然绽放出别样的魅力,成为菏泽春日继牡丹之后又一张耀眼的金色名片。从产业现状看,菏泽芍药观赏性强、品种全、销量多。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大力发展芍药鲜切花产业,年产芍药鲜切花1.2亿枝左右,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芍药鲜切花生产基地。如今,牡丹产业和芍药鲜切花产业已成为菏泽市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主导产业。

4月24日,大众网记者来到位于菏泽市牡丹区的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此时,该公司又开始忙碌起来。1200亩土地的芍药含苞待放,300余名工人正在开足马力采摘,未来用工巅峰时,用工数量可以达到800人。

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是菏泽市芍药鲜切花产业的龙头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芍药鲜切花基地,占地1200亩,拥有39000立方米的保鲜库及800余个品种的牡丹芍药品种资源圃,年产量超1000 万枝鲜切花。采摘季才刚刚开始,他们的“羞涩女王”等个别芍药品种就已经售罄了。

赵文双是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85后”赵文双是一名“花三代”,其祖辈父辈都从事牡丹芍药种苗种植。赵文双大学毕业后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投身牡丹芍药产业。为了一个牡丹芍药新品种的培育,他24小时吃住在花棚,是家常便饭。

2019年,他突破技术瓶颈,让芍药鲜切花提前60天上市,改写了中国花卉市场的季节规律。2024年,赵文双创下了一个花期1000万枝芍药鲜切花的辉煌纪录,他们公司产出的芍药鲜切花成为了消费者眼中的“顶流”,这源于他对牡丹、芍药的充分了解,在没有参考答案的前提下,赵文双带领公司自建了品控流程,即在20分钟内将花拉到冷库预处理车间,在1-3摄氏度的冷链环境里降温,接着按照花头的大小、开放度等标准,把鲜切花分类捆扎、清洗。

“芍药鲜切花分级以后,我们的价格区间最低到2元一枝,品相好的鲜花可以卖到几十元一枝,所以全国范围内都能够打开市场,今年爆火的产品是‘少女妆’‘羞涩女王’等等品种。”赵文双说,每年,他们都会优化芍药种植品种配比,并通过市场筛选,不断引进新品种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赵文双还参与了《芍药切花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项目》,制定了《观赏牡丹种苗生产技术规范》和《出口牡丹种苗加工技术规范》。赵文双的芍药鲜切花具有花大色艳、插花期长的特点,花开之后最大直径可达20厘米。他坚持标准化生产,培育的多头芍药,使同品种的芍药鲜切花出售价翻了三倍,在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近年来,菏泽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反季节催花芍药打造成鲜切花市场的亮点,大大拉长了反季节催花产业链条。通过大棚催花,菏泽芍药鲜切花的供应周期可以从2月14日前后持续到5月20日前后。

远销海外,供不应求是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特殊处理和包装后的芍药,早已不仅仅在国内市场受到追捧,还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展现了菏泽芍药产业的卓越实力与远见。配套的冷链运输系统更是保证了“山东大芍药”在运销过程中的品质与新鲜。

菏泽芍药鲜切花通过国际航空绿色通道48小时便运到了美国洛杉矶

“盛世芍韵”芍药鲜切花名气越来越大,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走出了国门。目前,“盛世芍韵”芍药鲜切花先后销往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等地。

“我们每年的芍药鲜切花都是供不应求,从销售范围上来说,国内全覆盖,国外出口俄罗斯、澳大利亚、荷兰、迪拜、巴基斯坦等国家,去年,我们公司的总产值是4000万元以上,拥有全球最大的芍药鲜切花出货量。”赵文双说道,菏泽生产出的芍药花在市场上认可度非常高,被称为会“爆炸”的“山东大芍药”,原因是3厘米的花苞插入水中后,睡一觉的功夫就可以绽放出直径达20余厘米的大花朵,就像“爆炸”了一样。

随着菏泽芍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芍药鲜切花的销量激增,菏泽正从一个特色的芍药产区转变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花卉品牌。从“一枝独秀”到“双花齐放”,菏泽的芍药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

线上销售,菏泽芍药打“飞的”送向全国全球千家万户

近年来,伴随着鲜花电商的发展和零售模式的创新,鲜花经济异军突起。身处“中国牡丹之都”怀抱,菏泽花农敏锐地嗅到了这个千亿级的消费赛道,通过催花技术,实现了牡丹、芍药提前绽放。菏泽芍药一跃成为花市“新宠”,菏泽芍药鲜切花以花型大、花瓣层次多、质地硬厚等亮点优势,被消费者热捧“出圈”,产量占国内芍药鲜切花市场份额一半以上。

清洗、捆扎、包装、启运……在菏泽各大芍药基地,到处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随着菏泽芍药鲜切花业务的发展,冷链运输、航运绿色通道等物流配套也逐渐完善,芍药鲜切花通过“快车道”,24小时以内就可以到达全国各地的花卉市场。每天都有芍药鲜切花通过快递物流发往客户的手中。

记者采访了解到,赵文双的基地有超过九成的芍药鲜切花通过线上销售,通过渠道、地域、运输模式的全方位拓展,销售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全国各大城市,实现了由传统“花市”到触网“云销”的转变。

赵文双告诉记者,随着菏泽芍药鲜切花产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全国每10枝芍药鲜切花就有7枝姓“菏”,单是他们公司,每年的芍药产出量就可以达到1000多万枝。

2024年4月24日,经菏泽海关检疫合格,32300枝芍药鲜切花踏上前往美国的旅途,这也是去年以来菏泽芍药鲜切花首次出口海外市场。2024年五一假期,菏泽机场累计运输芍药鲜切花1万余枝,主要发往广州、深圳、昆明等地。

菏泽的土质、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芍药生长,所产芍药花苞硕大、色彩艳丽、花型漂亮,花瓣层次感强,花期比荷兰提前一个月,观赏价值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菏泽芍药鲜切花不仅畅销国内各大城市,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发展良好,2024年经菏泽海关直接检疫出口的就有25.6万枝,同比增长3倍多。

农旅融合 产业发展“接二连三”

菏泽芍药以“花海经济”为核心,构建起“种植+加工+文旅”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在定陶区的菏泽市芍药繁育推广示范区里,通过设施栽培、反季节催花技术,使芍药实现周年化产销。通过电商直播等新型销售渠道,可以实现鲜切花“上午采摘、下午发货”的快速供应链。

同时,菏泽芍药依托牡丹产业发展经验,积极延伸产业,开发出芍药精油、花茶、文创产品等高附加值品类,记者了解到,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一朵花的附加值可以提高5倍以上,大力带动了产业发展和带动花农增收。

可以看出,菏泽的芍药产业也离不开与牡丹等“鲜花经济”的相辅相成。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疏松,为芍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的芍药花朵大、花色艳、花香浓郁,品质在国内首屈一指。近年来,黄堽镇以“双花齐放”(牡丹与芍药)为引领,推动农旅融合。

近日,菏泽市定陶区的千亩大棚芍药迎来采收旺季,花农们正抢抓“采切”黄金期。这里种植了莎拉、珊瑚系列等120余个芍药品种。工人们穿梭在花田间,娴熟地进行分拣、杀菌、包装等环节,新鲜的芍药花每天通过冷链运输,次日即可直达全国市场。定陶区也在2025年菏泽牡丹节期间推出了“与花共舞 与春同行”休闲赏花游路线,将芍药示范区与周边牡丹园、玫瑰园等串联,形成特色文旅品牌。同时,通过举办商圣文化节、戏曲进乡村等活动,进一步激活“鲜花经济”的文化附加值,融合农业观光与历史人文的双重魅力。

记者在“华裳芍韵 菏泽有约”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菏泽融合芍药、水浒、黄河、汉服等多重文化元素,策划推出了5条芍药赏花线路。各大芍药观赏园区以芍药为主题,巧妙融合曹县汉服等特色元素,创新打造了一系列独具一格的文旅体验项目。同时,筹备了2025菏泽首届芍药花朝节开幕仪式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融合曹县汉服等地域文化元素,展现菏泽芍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许多外商就是通过旅游活动实地考察后,直接签下订单。这种“以花为媒、以旅促产”的模式,让菏泽的芍药产业形成“种植—加工—旅游—出口”的闭环生态。菏泽以芍药花田为基底,与文旅、商贸深度协同发展,向全球花卉供应链高端攀升,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政府引导 技术铺路 芍药产业走上“快车道”

在黄堽镇花农的眼中,早些年的芍药主要作用是挖根入药,而花却没有受到重视,花开了就随手剪下来放在一旁。2010年后,黄堽镇被列为菏泽牡丹芍药核心产区,政府引导农户规模化种植,并引入专家团队给予技术指导,黄堽镇的芍药花才迎来了“大翻身”。

黄堽镇联合省农科院建立芍药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了120多个品种,其中一些品种凭借花型大、花期长、耐运输的特点,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同时推广“无公害种植+精准施肥+网架支撑”技术,使芍药花茎平均长度超70厘米,符合国际鲜切花标准。政府还大力推广的“休眠破除+大棚增温+地膜覆盖”的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帮助花农实现了鲜切花错峰上市,延长了市场供应期。

花农们在政府引导下迅速抓住机遇,逐步扩大种植面积。2024年,国花大道与人民路北延交界处新流转土地1200余亩,纬一路两侧新流转土地2000余亩种植牡丹芍药,办理设施农用地160亩,落实耕地进出平衡780亩,招引牡丹企业和种植大户27家;新建3处200亩以上的牡丹芍药园,用于种植精品进口牡丹芍药。

黄堽镇还高度重视人才在牡丹芍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各类就业技能。同时,以引才引智为指导,用优惠政策、优厚待遇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员,改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环境、待遇。

无独有偶,定陶区的芍药产业发展也是在政府引导下走上“快车道”的。为促进芍药示范区项目落地,仿山镇政府成立专班,从土地整理到招标,再到开工建设及后续系列事宜,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据悉,项目将于今年秋季初见效益,收益期可长达15年。

在坚实的后盾保障下,技术的发展革新也进一步释放了产业潜力。菏泽市芍药繁育推广示范区项目对标高标准种植管理模式,创新实施八重土地整理工艺,即玉米秸秆还田、深翻、深松、整平、精准施肥、播撒农药、旋耕、起垄,应用90cm×50cm科学垄距、株距定植技术等,并实现亩均800kg有机肥精准施用。此举树立了芍药业内种植新标杆,目前申报专利10项。一个示范区,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多重动能。通过土地租金和务工双渠道,该芍药示范区也发挥了带动村民增收的作用,辐射带动周边逾千名农户参与产业链各环节,年人均增收将超万元。

同时菏泽积极引进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芍药的品质和产量,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提高菏泽芍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推动“美丽经济”的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4月16日,荷兰—菏泽芍药技术交流会举办。荷兰作为全球花卉产业的技术高地,在花卉品种研发、种植技术、花卉保鲜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双方通过此次交流会,可以加强花卉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未来,随着品种优化和产业链整合的深化,菏泽有望成为全球芍药鲜切花的核心供应地。

记者从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获悉,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提出“双花”经济发展战略,切实做强做优芍药鲜切花产业,大力培育“菏泽大芍药”品牌,菏泽市形成了从牡丹“一枝独秀”到牡丹、芍药“双花齐放”的发展格局,菏泽芍药鲜切花经济已成为继菏泽牡丹之后,再次引领花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从深层次看,菏泽芍药鲜切花产业的崛起揭示了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密码: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当传统农艺遇见现代科技,当田野鲜花邂逅数字经济,当个体劳动融入产业链条,乡村振兴便有了无限可能。菏泽经验表明,只要找准比较优势,做好“特”字文章,即使是最传统的农业地区,也能在新时代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放眼未来,随着消费升级持续深化和“美丽经济”潜力释放,菏泽芍药产业还有更大想象空间。如何加强品种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怎样提升冷链物流效率拓展国际市场?能否通过芍药文化IP开发实现更高价值?这些问题的探索解答,将书写“颜值”变“产值”的新篇章。而菏泽的实践已然证明: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从来不缺少美的资源,缺少的只是发现美、创造美、转化美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