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画说精神谱系》文献展亮相宁波,南山书屋·鄞州百丈阅读空间同期开启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徐天颖

春日暖阳,书香满城。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4月11日下午,由宁波市社会主义学院、鄞州区委统战部、鄞州区社会主义学院指导,鄞州区百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主办,南山书屋、宁波辛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画说精神谱系》文献展暨南山书屋·鄞州百丈阅读空间开启仪式”在宁波鄞州百丈街道钱肃乐故居举行,与此同时,“百丈星芒同心荟”正式揭牌。

本次阅读美育浸润活动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文化主轴,以“大力建设书香浙江,在共同富裕精神富有上实现新提升”为行动纲领,旨在打造青年统战与阅读美育融合的新阵地,探索“艺术+思政+生活”多维交汇的新路径,唱响杭甬“双城记”。本次活动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礼赞,更是面向未来的文化新篇;既是对历史文脉的赓续传承,更是创新发展的崭新起点。

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宁波市社会主义学院、鄞州区委统战部、区委宣传部、区社会主义学院、百丈街道、潜龙社区等相关领导、文化学者、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共同谱写历史底蕴与时代精神交融合鸣的华彩乐章。

以文化为桥,赓续文脉,赋能青年统战

鄞州区百丈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林介绍,这是一次用艺术解码红色基因的创新实践,选择在抗清英烈钱肃乐故居办展,是希望以历史为镜、以艺术为桥,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鄞州区百丈街道党工委书记 周林

他表示,百丈街道将持续深耕‘艺术+思政’教育模式,以创新文化体验为载体,并深化与中国美院等单位的战略合作,让红色课堂“活”起来、让青年统战和传统文化“潮”起来、让统战品牌“亮”起来。

以一本书、一场展,一间书屋美育与精神同行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副社长林群重点介绍了《画说精神谱系》作为国内首个图文解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专著,先后入选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其以中国美术学院承担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重大主题创作为依托,生动地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思维和精神气象。

文献展独创的“用一幅画解读一种红色精神”的叙事方式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转化为市民可感可知的视觉语言,把一本书变成一场展览、一席对话、一间课堂,甚至是走向更远方的“乡土学院”,使“有深度”的理论更有“有温度”,“有意义”的思想更有“有意思”。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副社长 林群

南山书屋·鄞州百丈阅读空间的设立,是出版社深入践行学校“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乡土为学院”的办学理念,是“美心美育”和“读书养心”理念的延展。为读者提供了兼具思想深度与视觉美感的阅读体验,也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内涵。希望这个场所成为主旋律的扩音器,成为阅读与交流的美好场域,成为中国美院教研成果传播走进宁波的桥梁。

精神点亮空间,书香润泽心田

向南山书屋·鄞州百丈阅读空间赠送由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教授题写的《读书养心》牌匾

宁波市社会主义学院社院工作处处长顾甬晶,鄞州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钱范杰,百丈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林,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社会美育学院党委书记、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画说精神谱系》编著者丁红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副社长林群,出版社社长助理、南山书屋总监苏晓晗共同开启南山书屋·鄞州百丈阅读空间。南山书屋·鄞州百丈阅读空间设立在宁波的文化瑰宝——钱肃乐故居,这座历经岁月沉淀的古老建筑,以其飞檐翘角、青砖黛瓦的典雅风姿,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悠远。在闹市之中的人文历史遗迹与人文艺术阅读结合,每一处斑驳的痕迹,每一道岁月的刻痕,每一页纸上跳动的字符,都仿佛在向读者传递着历史的回响。

南山书屋·鄞州百丈阅读空间承载着“读书养心”的人文理想,延续南山书屋所依托的中国美术学院和出版社的学术基因与精神文化底蕴,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沉浸式、可对话社交的精神栖居地。

丁红旗向鄞州区百丈街道潜龙社区三名“后浪·鄞铃”青年宣讲团代表赠书

鄞州区“后浪·鄞铃”青年宣讲团将持续传递这份阅读的力量,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钱范杰、董旭光为“百丈星芒同心荟”揭牌

图文对话,精神共鸣

丁红旗引领读者穿行于一幅幅红色主题美术作品之间,讲述每一幅画作背后的精神意涵与时代背景。画作与解说交织,历史与艺术共鸣,参观者仿佛穿越百年党史精神图谱,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导览结束后,还举办了《画说精神谱系》阅读分享会,与会嘉宾与青年代表就《画说精神谱系》的图书内容与精神意义展开深入对话,从精神中汲取力量,从阅读中汲取智慧。

南山书屋·鄞州百丈阅读空间

那横如长案、立若高墙的《国美之路大典》矗立在别具一格的书架上,向广大读者朋友们展现了一条中国文化复兴使命的担当之路;一条中国艺术教育的先锋之路;一条民族艺术精英的育才之路;一条视觉东方学铸造的诗性之路。那一座座丰碑似的“画说”系列丛书,用一本书的份量解读一幅画,使“有深度”的理论更有“有温度”,“有意义”的思想更有“有意思”;而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中国美术学院名师典存等等图书则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先生们的心血,闪耀着知识的光芒……在这里,读者朋友们不仅仅可以看到赵无极、许江等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家的作品集,还可以看到童中焘、吴永良等鄞州籍国画大家的创作结晶;在这里,小读者朋友们可以直观体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社会美育新形态系列教材·青少年美育课程工具包”,共创“打通社会美育最后一公里”的实践路径。

文献展览与书籍阅历进行空间转译,营造多重游走的感官体验,汇聚一方精神识海。在万物生长中打开精神原野,回应着时光隽永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