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走进龙里县湾滩河灌区,田间地头,农灌水管纵横交错,计量水表随处可见,每块水表连接着3至5个灌溉水桩,农户拿着充值好的IC水卡放在水表上,随着表针转动,不到半分钟,清澈的水流从水桩喷出流入农田,灌溉一亩亩蔬菜。

灌溉水桩。
“刷一次卡出水,再刷一次水桩就自动关闭,用多少刷多少,再也不用抢水浇地了。”灌区种植大户史云梅开心地说起刷卡取水让自己省了不少心。
2015年前,湾滩河灌区面积仅5000余亩,大部分农田采取沟渠灌溉。史云梅回忆说,“修的沟渠离农田远近不一,近的就在自家门口,远的离自家农田有五六百米,加上沟渠露天,常常发生偷水、抢水浇地的现象。”
为了保障农户公平用水,2015年3月,龙里县水务局在湾滩河灌区成立用水户协会,协会成员对灌区内管道水具进行日常运维,并收取用水户水费。

用水户充值水费。
“协会成立后,偷水、抢水的现象明显减少,但新的用水难题随之产生。”协会会长罗英告诉记者,刚开始按用水时长收取水费,加上难以避免沟渠露天蒸发损耗、生活污水流入等,导致灌溉时间段用水的水压、水量和水质难以统一。
直击“灌溉设施”这一痛点,2017年起,龙里县通过争取中央和省级农田水利发展资金,累计投入1.3亿元,对灌区内配套的灌溉设施进行改造,将露天沟渠改成封闭管网,陆续铺就33.6公里灌溉主管网和77.4公里田间管网。
此后,计量水表和灌溉水桩替代了用水计时人员和运水车,每隔50米就有一个灌溉水桩,农户不再为用水远、水压小、水质差而犯愁。目前,灌区已建成灌溉水桩3200余个、计量水表800余块。

在计量水表上刷卡即用水。
“现在不仅用水稳定,每亩地灌溉成本起码能节省一半!”
罗英算了一笔账,以前灌溉按每小时收费15元,大棚蔬菜一亩地一年得花50多元,如今用水卡取水一吨4角钱,每亩地一年只要20多元。
有了稳定水源,2021年,罗英办起了“家庭农场”,在灌区内建起200亩豌豆尖示范种植基地,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我们的豌豆尖直供粤港澳大湾区,清晨摘的嫩芽,下午就能空运送到,一度卖到200多元一斤。”罗英说。
靠着稳定的水源,湾滩河灌区建成了5万亩供粤港澳蔬菜产业基地。水稻、豌豆尖、苦瓜、辣椒、八月瓜等作物在灌区内大面积种植,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无公害蔬菜10万亩。

取水IC卡。
从无序“抢水”到刷卡计量取水,灌区灌溉节水率从30%升至70%左右,农业产业种植结构也由过去的粗放式灌溉向节约型灌溉转型。2022年,龙里县湾滩河灌区通过水利部认证成为节水型灌区。
2024年,龙里县湾滩河镇豌豆尖销售额超6000万元,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目前,湾滩河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已成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在全县各灌区推开,节约用水观念持续深入人心。”龙里县水务局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科负责人宋金星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弘弢
编辑 王瑶
二审 谢巍娥
三审 干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