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婷(广西大学)
2025年,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东校区项目工地施工正酣,长郡中学、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等名校正以相同的模式布局新校区,覆盖过去教育资源较为薄弱的区域,周南中学、长沙外国语学校等知名学校,也正在提质扩容。(4月1日 《人民日报》)
长沙今年再次申报“四个一批”超长国债项目17个,预计增加学位20750个,这不仅满足了缓解了高中阶段学位趋于紧张的压力,还满足了更多学生上普通高中的需求。
2032年前后,我国各地将迎来中考高峰,同时近5年来,长沙市外迁入人口超过50万人,高中学位需求量大。长沙增加高中学位,能将高中录取比例逐步从如今的50%提高到55%,减少供给不足的压力,提高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也提高高中教育普及化程度。
此外,受到城镇化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城读书,多地出现“城区学校挤,农村学校空”的现象,城区学位资源尤其紧张。雅礼中学东校区建成后,其所在地长沙县的初中毕业生有望直接报考新校区,一改过去雅礼中学不能直接在县城招生的局面,农村孩子也有机会直接报考,为农村的孩子提供了优质教育的机会,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升学焦虑 。
长沙市精心布局了各校新校区的选址地点,长郡中学新校区位于南部融城板块,雅礼中学新校区位于长沙国际会展新城板块,长沙市一中新校区位居湘江科学城板块……新校区的选址优化了各个片区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有利于发挥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效应,还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增加高中阶段学位供给,会在适龄学生增加的背景下,提高高中教育普及化程度,然而扩大高中学位供给还必须保障培养质量。
近年来,中考后的普职分流是社会升学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在职业院校会失去更好的发展机会,担心孩子的命运会被十四五岁一场考试过早决定。而长沙市“学位等人”的思路,提早谋划高中学位建设,能提供大量高质量的高中学位,更多孩子有机会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雅礼中学东校区还采用“一校两址”新模式,借鉴本部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机制,能保证学位质量,孩子们不只是可以有更多进入高中的机会,还是有更多进入好高中的机会,这有望促进更多孩子的努力得到回报。
增加高中阶段学位,还要促进高中的多样化发展。如艺术高中、体育高中、科技高中等,充分发挥孩子所长,促进孩子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孩子的高中教育需求。
长沙的教育扩容工程,从实际出发,促进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增强了学位保障的科学性、前瞻性,逐步实现“学位等人”,优质教育资源扩充,长沙名校实现“一校两址”,缓解了家长和孩子“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求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