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嘴上起水疱不是“上火”?小心这种病毒!

你有没有经历过嘴角、口周出现一片红肿的小水疱?火辣辣的又痒又疼,有时小疱还会一边流黄水,一边结痂,一边裂开……

不少人以为是“上火”了,其实,这些小水疱是单纯疱疹。单纯疱疹病毒一旦感染,便无法清除,会终身携带,并且还具有传染性。

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和避免感染?一起来看↓↓↓

单纯疱疹是什么?

“单纯疱疹”指的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的疾病,最基本的皮疹类型是水疱。其表现形式和感染的单纯疱疹病毒类型有关。

1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它一般好发于皮肤黏膜的交界处,比如口周、鼻周、眼周,其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亦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染。主要会引起口腔内或口腔周围的感染,在少数情况下也会感染其他部位。当出现嘴唇和周围的单纯疱疹时,我们也称作“唇疱疹”。1型单纯疱疹病毒是最普遍的类型。

2型单纯疱疹病毒

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引起的单纯疱疹叫作“生殖器疱疹”,医学界把这种疱疹定义为性传播疾病,这种感染在普通群体中会少见很多。

单纯疱疹有何症状?

大多数人感染单纯疱疹病毒不会出现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

为什么有些人会无症状?

感染病毒不代表就一定患病,由于人体具有免疫力,大多数人都能和这种病毒“和谐共处”。

其实,病毒不引起症状和疾病的现象特别普遍。除了单纯疱疹病毒外,还有很多病毒,比如人乳头瘤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等,可能不会引起任何异常表现,所以无需过度恐慌。

有症状的情况下主要表现是什么?

如果出现症状,常见的情况有“烂嘴角”。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烂嘴角”,更规范的称呼是“单纯疱疹”或者“唇疱疹”。

大家所说的“烂嘴角”不是严谨的概念,有时也用来指代其他问题,如口角炎、舌舔皮炎甚至唇炎。

有数据显示,感染1型单纯疱疹病毒后,有大概20%~40%的人会在嘴唇和口周区域反复出现这种单纯疱疹。

这种单纯疱疹比较轻微,很少出现发烧、没力气之类的全身症状。一般就是在口周、鼻周、眼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出现一小堆小米大小的水疱,出现水疱前的24小时左右,局部往往会有一些发作苗头,比如疼痛、烧灼感、麻刺感或瘙痒,等起了水疱,后期还可能会演变为破损、渗水和结痂。

很多人误以为这种问题是“上火”引起的,虽然可能会有烧灼感、火辣辣的感觉,但这并不是所谓的“上火”,而是单纯疱疹发作。

除了表现轻微外,它的危害也较小,即便不管也可以自愈。有学者发现,如果不用抗病毒治疗(如外用或口服阿昔洛韦),这些病变会在5~8天内从水疱进展为结痂,然后痊愈。另外,疼痛这类症状也会在24小时后减轻。

病毒无法清除,

我们能做什么?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后难以“根治”。病毒会进入潜伏状态,有一定概率会出现再次激活,引起病变,导致复发。不过,只要能做好预防,就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传染和复发风险。

减少复发

单纯疱疹病毒的主流诱因有熬夜、过度饮酒、暴晒、长时间日晒、精神压力大、发烧、创伤/手术、生病(比如重感冒)等,如果已经出现过疱疹,为减少复发,可以做的是:

▶总结自己每次发作前的诱因,并尽量避免;

▶以创伤/手术为例,有人做牙齿治疗、皮肤激光治疗,都有可能引起疱疹复发,如果需要治疗,最好提前和医生沟通,想办法减少复发风险;

▶如果疱疹发作频繁,如每月都发作,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律的抗病毒治疗,预防复发。

减少传染

单纯疱疹病毒有传染风险,如果正在发病、有症状,传染风险就更大。传染的途径主要是直接的皮肤、黏膜接触,其次是间接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为减少传染,患过单纯疱疹的人,可以做的是:

▶避免亲吻他人,尤其是嘴唇和破损皮肤;

▶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餐具、杯子、水瓶、毛巾、唇膏和剃刀,尤其是发病期间;

▶积极处理疱疹和口水接触的物品,如患病期间用过的水杯、毛巾,注意烫洗或消毒;

▶如果有生殖器疱疹,患病期间建议停止性生活,平时注意使用安全套。

避免感染

大多数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来自于亲密接触,因此,有疱疹的家人是风险最大的传染源。如果从没感染过,为避免被感染,可以做的是:

▶主动避免共用家人的个人卫生物品,尤其是口水和疱疹会接触到的物品;

▶家人患病期间,尽量减少皮肤和皮肤的接触,万一接触了需及时洗手;

▶保护皮肤避免外伤,因为受伤后感染的风险会更大;

▶督促家人及时用药治疗疱疹,快速度过感染活跃期。

希望大家更客观、更理性地认识单纯疱疹病毒,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正确面对,积极预防!

来源 科普中国

编辑 肖慧

二审 刘娟

三审 周文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