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来论丨赵圣慧:深中通道催生“前海总部+中山载体”商业模式创新

【编者按】

24公里的“湾区长虹”飞跨伶仃洋,重塑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地理格局——中山一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商圈经济、美食经济勃兴,文旅新项目加快落地、串珠成链,中山商文旅产业版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融入大湾区城市群。

站在深中同城化的新起点,中山如何加快推动深中商业、文旅产业交互融合发展,打造一座大湾区活力新城?对此,南方+记者邀请专家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赵圣慧。

近年来,深圳商业重心的西移加速显现,其背后不仅是城市动力重心的自然转移,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逻辑与区域资源整合战略深度融合的产物。宝安、前海等区域的迅速崛起,印证了三个维度的城市结构重塑:城市空间方面,深圳“西协”战略与珠江口“黄金内湾”规划共同推动城市核心区从传统中心向西部沿海延展‌。前海与宝安组成的“双核”通过空港、海港及深中通道等枢纽,成为湾区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节点。这种空间重构不仅强化了深圳西部的枢纽地位,也为跨江区域间的商业协同奠定了基础‌。‌

消费升级方面,西部片区商业项目呈现明显的“体验化、国际化、数字化”特征。万象前海、欢乐港湾等标杆项目突破传统商业模式,将滨海生态、数字艺术、科创体验融入消费场景。这种商业、文旅与科技的跨界融合,精准契合深圳新中产客户群对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的升级需求。

政策红利方面,《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明确将空港会展区与前海宝中商圈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核心,其本质在于推动深圳商业形态的扩围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从“单点突破”转向“轴线联动”,通过深中通道、穗莞深城际等交通骨干线路串联东西资源,贯通珠江口;从“内向集聚”转向“外向辐射”,以前海自贸片区为支点,构建跨江商业协同网络,推动深圳从城市商业中心升级为湾区资源枢纽。

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珠江口两岸的经济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消费与产业为观察维度,可以预见三大融合机遇:

‌一是消费外溢的梯度转移‌。深圳由于土地稀缺与业态趋同,亲子休闲、生态文旅等消费需求亟待释放。中山应以翠亨新区、岐江新城为承载地,把握三类机会:周末微度假消费‌——打造“深圳工作+中山度假”的周末经济‌;差异化主题消费‌——深圳商业同质化高,应以前海深港融合、空港会展海洋文化、罗湖历史街区等差异化主题构建特色文旅商业供给体系;银发经济与亲子消费‌——结合中山较高的老龄化率,开发适老化康养商业‌。

同时,深中通道将催生“前海总部+中山载体”的商业模式创新。深圳商业品牌可利用中山较低的土地与人力成本建设区域物流中心、体验工坊等重资产模块,而中山本地商业体可引入深圳数字营销、IP运营等轻资产服务。比如,华侨城投资建设的中山欢乐海岸奇遇时光乐园与深圳市华侨城欢乐港湾内的“湾区之光”摩天轮形成的品牌联动,就是该互补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消费场景上,深中两地的文旅消费场景将突破传统商业边界,形成空间、数据、文化与产业四个维度的新生态:‌空间融合‌是指形成“深圳购物+中山度假”的新消费链;数据维度,深中可共建湾区消费大数据平台,实现会员积分、优惠权益互通;文化方面,应将中山香山文化、岭南水乡文化与深圳创新文化结合,开发沉浸式文旅IP;产业方面,应将中山红木、灯饰等产业与深圳的设计资源融合,强化产业间的协作。

在深中协作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山需实施差异竞争、双向赋能与系统重构的发展策略。

一是重构空间,打造跨越珠江口的“消费轴”。在深中通道出口规划商业驿站综合体,整合停车场、游客中心、特产展销等功能;开发“深中双城消费护照”,串联深圳前海商圈与中山岐江新城、翠亨新区等商业节点;在火炬高新区建设深圳企业中山服务点,提供产品发布、商务接待等定制服务。

二是建立具有本地辨识度的商业系统‌。文旅方面可以围绕孙中山故里、温泉稻田等文旅资源,打造文化体验、生态度假与夜间经济的综合体;针对深圳年轻客户群开发“中山制造体验馆”,将灯饰、家电产业转化为可参观、可定制的沉浸式消费场景;与深圳科技企业合作建设虚拟商圈,通过AR技术实现深圳商场与中山文旅景点的跨空间联动。

‌三是制度创新。政策上要协同‌,应推动消费数据、市场监管及税收机制的协同;深中品牌要联合共建‌,联合举办“深中商业创新大会”,筛选“深中优选”品牌,提升湾区消费品牌的外部影响力;要培育人才‌,可以设立深中商业人才交流基地,打造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鼓励培养复合型商业人才。

总体来说,构建深中跨江商圈可分三阶段推进:一是“交通连接期”,2025年到2027年,重点突破交通路线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要素流动期”,2028年到2030年,实现消费数据、商业标准与支付系统的全方位共享互通;三是“生态共生期”,2031年后,用五年的时间,逐渐形成深中统一的消费市场与成熟的协同分工体系。

在此过程中,中山应明确定位:中山既是深圳商业功能的拓展区,也是湾区文旅消费的枢纽与资源门户。通过创新消费供给、塑造城市品牌,中山完全可以塑造出一个崭新的商业形象,并为深圳拥有外溢需求的消费客户群提供一个具有辨识度的选择。

作者:赵圣慧

【作者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整合:南方+记者 何伟楠

【作者】 何伟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