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梨园春管助增收

春回大地,静宁县界石铺镇万亩早酥梨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果农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有序开展施肥、覆膜等春季管理工作,为今年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采用测土配方技术,指导果农科学施用有机肥,有效改善了土壤质量。”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副所长李鹏鹏介绍。

界石铺镇大部分梨园种植将近30年,梨园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成为制约梨子产量和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为此,自2022年起,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连续4年组织开展梨园测土配方,指导果农充分利用该镇养殖场畜禽粪便丰富的有利资源,减少化肥用量,熟化深施有机肥,适时补充微量元素,全面落实土壤改良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我家3亩梨园连续4年施用有机肥后,去年亩产达到4200斤,梨子品质也明显提升。”西川村果农吕旦子说。

为深入促进早酥梨这一富民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界石铺镇密切联系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和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针对梨园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研判,靶向施策,分别组织开展老旧园改造新植、测土配方土壤改良、整形修剪培训、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同时高度重视部分梨园轻管、弃管问题,成功流转有关农户和合作社经营近2000亩,切实解决梨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和制约问题,持续提升科技赋能水平,推广智能化管理技术,实现梨园管理的高效化和精准化。

“我们正全力推进梨园智能化管理,实现精准化、高效化生产。”界石铺镇政府干部张晓军介绍,通过科技赋能,当地早酥梨产业正朝着标准化、品牌化方向稳步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