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能源工程、柔性电子、智能建造,这些专业您都听说过吗?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蓬勃发展,河南高校的专业目录也随之不断更新。仅去年一年就新增了122个专业,新增的都是什么专业,它们又新在哪儿呢?来看记者的调研。
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副教授 张洪健:这是智能方向盘,能够实时地传输我们人体的相关的肌电信号。
记者:就是手握着方向盘之后,它就直接感知到身体的指标了。
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副教授 张洪健:对,能感知到我们人体心跳、跟心率相关的这样一些指标,它能够实时监测并且进行一个预警。
不仅是能够自动监测人体健康状况、预防事故发生的方向盘,在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记者还看到了辅助肢体工作的智能装备,完全透明的光伏发电玻璃,师生们告诉记者,它们都运用了柔性电子技术,这也是学院重点研究的方向。
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执行院长 赵高峰:柔性电子技术追求刚柔相济,柔性电子器件具备轻、薄、柔、透四大特点。可拉伸、延展性强、可加工性强,是颠覆性的科学技术。
赵高峰介绍说,如今,柔性电子器件已经应用于显示、传感、航空航天和人形机器人等各个领域,被誉为未来智造产业的核心支撑。正是看准了相关产业的广阔前景,去年,河南大学新成立柔性电子学院,招收的首批学生,是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生。
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学生 陈洁:我更倾向于学新的东西,柔性电子它正好顺应了这个发展,我觉得它无论是从生活到高大上的地方,都有它的魅力之处。
目前,柔性电子学院共有21名研究生,来自全国8个省的16所高校,涉及的本科专业达8种之多。
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执行院长 赵高峰:高度的专业交叉融合是柔性电子学鲜明的标签,这个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先进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不仅是学生们对新专业充满浓厚的兴趣,一批高层次人才也加入进来,成为学院的导师,中科院院士黄维就成为了学院的首席科学家,目前正瞄准有机电子学、生物电子学等重点方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首席科学家 黄维:柔性电子技术可以带来未来产业发展的超高产业附加值,结合柔性电子的不同的应用场景,赋能传统产业,孵化未来产业。
海外归国优秀人才秦天石团队的科研也有了新进展。
记者:很柔软,像布一样。
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产业技术导师 秦天石:我们这一块柔性的发电薄膜,可以把我们现在这种传统的玻璃赋予它光伏发电,甚至未来还可以做显示等各种高科技的应用。
河南大学柔性电子学院产业技术导师 王彦晨:这项技术可以说是国际领先、国内唯一,目的也是致力于实现我们中国的双碳目标,让我们更好参与世界绿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