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能见度丨小微企业上规模、提质效,四川这样“扶”一把

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上规’要加快了。”4月15日,在网上看到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提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成都捷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辉凯马上转发给了同事。

从《措施》的字里行间,何辉凯这样的小微企业家们,读到了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也读到了上规提质带来的发展空间。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推动其上规提质能够增强“血管”的韧性,形成发展后劲。小微企业上规模、提质效,四川如何“扶”一把?记者围绕《措施》采访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

8条有力措施

提信心、增后劲

“上规”,指规模(限额)以下的企业,发展壮大为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以工业企业为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

一组数据可见规上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的有力支撑:2024年,四川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6%。

“企业从小到大再到强的过程,推动着实体经济不断发展。”四川省企业联合会有关人士认为,小微企业是四川经济发展的“后备军”,《措施》的出台,在应对外部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当下,吹响了“后备军”冲锋的号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全省小微企业进一步上规模、提质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立足于工业和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实际,牵头起草了《措施》。

“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成本上升、政策支持匮乏等方面问题。”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措施》坚持问题导向,拟定了强化激励奖补、落实减税降费、规范执法检查、强化要素保障等8条措施。

其中一个特点是“升规稳规并重”。记者了解到,《措施》适用于四川行政区域内工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中还未纳入规模以上统计和首次纳入规模以上统计三年内的企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除了对小微企业升规进行激励,《措施》也关注企业升规后的发展与服务,通过激励政策与企业服务叠加发挥出‘1+1>2’的功效,助力小微企业长久发展。”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症下药

支持研发技改

《措施》一共8条,涉及建立小微企业培育库、开展专项服务、强化激励奖补、支持研发技改、加大金融支持、落实减税降费、强化要素保障、规范执法检查等方面。

在众多“对症下药”的措施中,“支持研发技改”对何辉凯来说尤为亮眼。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捷控科技,此前花费近12年时间,终于在一年多前研发出ZD5C毒物检测仪,入选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产品,开启企业增长的第二曲线。

“通过创新转化、技改升级等方式引导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解释。

《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新达规重点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激励,同时支持新达规重点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开放服务。这些正是小微企业在新赛道上奔跑的“所急所需”。

更多企业还将因《措施》获益。比如,四川将建立新达规重点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及时受理回应涉企诉求,支持新达规重点企业参与协作配套和线上线下供需对接,组织参加各类展会(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

同时,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支持政府引导基金优先投资新达规重点企业;全面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新达规重点企业依法依规实施税费减免;在用能、用房、用地、用人用工等要素保障方面给予培育库企业和新达规重点企业积极支持等。

这些激励和服务措施,解决了小微企业“愿升”的问题,此外,《措施》还关注怎样让企业“敢升”“会升”。

“敢升”,涉及“规范执法检查”。具体而言,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差异化实施监管抽查比例和频次,全面推行“综合查一次”等措施,引导企业按规定开展信用修复。

“会升”,则是指工业、服务业分类动态建立重点小微企业培育库。比如,工业以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为培育重点。

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还将加强对库内企业政策扶持、培训辅导,跟进生产运行情况,协调解决生产经营困难。

“建立小微企业培育库,培养‘后备军’的‘后备军’,让企业成长有梯度、有奔头。”四川省企业联合会有关人士指出,《措施》的出台,将让更多工业和服务业小微企业获益,让四川经济发展后劲更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