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的光华小区,楼栋外墙已粉刷,并做好了外墙保温。 (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光华小区的垃圾分类房。(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光华小区居民李钰婷在打理楼下种植的花草。(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娜)4月16日16时许,一场绵绵春雨浸润乌鲁木齐。记者走进天山区东门街道光华路社区的光华小区。举目望去,砖红色外墙格外醒目,小区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整齐划一。7号楼转角处,居民李钰婷正精心打理着楼前的“微花园”。火红的三角梅、吐翠的爬墙月季……这个由居民自发打造的转角绿地,已成为小区最受欢迎的“打卡点”。
在乌鲁木齐市2025年春季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推动下,光华小区在原有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基础上焕发新活力,展现出“逆生长”的魅力。
时光回溯到五年前,这里原是10个独立院落,矗立着11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楼。那时的院落状况是排水不畅、水管爆裂、路面坑洼、路灯残缺,楼道墙面斑驳,电线私拉乱接,绿化缺失更让整个区域显得缺少活力。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接城市发展,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年,天山区对光华小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创新探索“拆墙并院”模式,打通了这10个独立院落,整合成一个大院落。
外立面美化、加装电梯、道路整修、车位规划、垃圾分类站建设……系列举措让小区焕发新生。占地1.5万平方米的光华小区如今已成为宜居家园。
老旧小区,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天山区探索创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引进专业物业服务企业,采取“连片管理”的角度和思路,支持专业化的物业公司在小区搭建服务体系,参与多种经营,做好服务。
在硬件提升后,光华路社区引进了专业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东门街道光华路社区党委书记薛圆圆介绍,傻根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进驻小区后,积极寻求街道、社区的帮助,通过恳谈会、现场走访等形式收集居民诉求,梳理出小区现有的历史遗留问题,逐一进行突破。
物业项目经理崔琴介绍,结合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小区完善之前实行的循环保洁制度,每天清理垃圾房两次,楼道每周循环清理一次,除了日常保洁外,保洁员一旦发现设施设备有所损坏都会立即上报,物业会立即整改。
自2013年搬进小区,家住7号楼的居民刘娟见证了小区“逆生长”的整个过程。刘娟说,她所居住的楼栋靠近分类垃圾房所在地。以前小区没有垃圾房的时候,一到夏天她都不敢开窗,下楼闻到的也是臭味,现在夏天也可以开窗户了。
“如今,我们通过居民认领绿地、‘小手拉大手’志愿活动、发挥老党员作用等方式,协助物业、社区把我们共同的家园打造好、保持好。”薛圆圆说,未来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把周围的老旧小区院落都打造成光华小区一样的2.0版本的小区。
多说一句
从一盆三角梅看家园新变
站在光华小区李钰婷家的花架前,那盆开得正艳的三角梅在雨后的阳光下格外耀眼。花瓣上的水珠折射着细碎的光,恍惚间让我想起去年冬天采访时见过的另一番景象――那时小区角落里还堆着积雪,融雪混着垃圾结成黑褐色的冰碴。
乌鲁木齐正在开展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在官方通报里是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但在老百姓眼里,可能就是窗前多了一盆能开得这么好看的花。李钰婷说,以前都不敢在楼道里摆花,楼道脏乱差,谁还有那个心思。如今她不仅把花草摆出来,还主动当起了志愿者。
最让我感动的是社区书记薛圆圆手机里存着的对比照片。从私搭乱建到花园步道,从垃圾死角到休闲广场,这些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他说的:“环境卫生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吹进每个人的心里。”离开小区时,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望着居民楼里亮起的灯火,我突然明白,所谓城市更新,不就是要让家家户户的窗口都能开心地摆上一盆盛开的三角梅吗?(全媒体记者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