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业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用风险
由于票据承兑人或票据贴现业务交易客户的付款意愿或付款能力出现问题,造成票据的迟付或拒付从而形成损失的风险。主要风险体现在承兑行拖延支付、无理拒付、擅自拒付退票;超自身经营能力的出票人签发票据或对保证金不足的票据拒绝履行第一付责任;交易客户未及时筹集足额资金购回票据或因利率变动和信贷规模控制等因素违约不再购回票据等。
市场风险
市场价格(如贴现或转现利率等)的变动对商业银行在办理票据融资业务时的资金损益产生影响的风险。主要风险体现在票据资产规模逆周期运行导致贴现业务节奏存在与市场价格反向运行形成的损失机会收益的风险和转卖亏损的风险;市场预判与实际市场运行不一致,导致业务节奏和资产结构不适宜;买入返售业务中资金投放与市场供求关系反向运行带来的损失机会收益的风险等。
操作风险
因为业务办理系统存在漏洞、员工操作不规范、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常见于未按业务管理规定受理业务,如客户准入环节审查不细,贴现申请人不具备法人资格;贴现业务背景审查不严,存在虚构贸易背景的情况;未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将贴现资金通过手工直接划转系统外贴现申请人账户;缺少票据业务申办委托书或委托书超时效等业务准入基础资料办理业务;未按贴现协议中指定账户转贴现资金等。
法律风险
包括票据的伪造和变造、票据权利的取得缺陷等。票据的伪造是指假借他人名义签发票据,如伪造出票人签名、伪造他人印章或盗用他人真正印章后签发票据等。票据的变造则是指未经授权或无权变更票据内容的人擅自变更票据上依法记载的有效要件,如变更票据金额、到期日、载利率等。这些行为在票据流通转让过程中不易被发现,只有在票据到期后经持票人作提示付款时才易被发现,从而引发风险。
融资性风险
银行对无真实贸易背景的承兑汇票办理贴现形成的风险。融资性承兑汇票是企业为缓解自身资金周转困难,通过签发虚假贸易合同套取的银行承兑汇票。由于企业不能提供真实的贸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如果银行为此类承兑汇票办理了贴现,贴现行就不能在央行办理再贴现,也不能到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转贴现,贴现行必然面临着资金周转问题,即流动性风险。如果贴现行的筹资成本高于其贴现利率,将会产生利率倒挂而影响银行的经营收益,形成效益风险。
道德风险
社会上或银行内部的一些不法人员利用伪造、变造票据、“克隆”票据、票据“调包”或者伪造、虚开增值税发票,伪造、变造贸易合同及虚假的银行查询查复书,有意识地诈骗银行资金而使银行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
票据保管风险
票据因保管不善造成的票据毁损、遗失或被盗窃而形成的风险。票据的保管风险伴随在票据业务的整个过程中,如空白票据的保管风险、银行承兑汇票卡片保管风险、贴现票据的保管风险、转让票据的保管风险、票据交接风险等等。
合规风险
票据业务主要风险因素由纸质实物票据伪造、变造以及传递、保管等环节不规范的操作风险逐步向合规风险、信用风险等方面转化。包括违规办理虚假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汇票保证金来源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不严等问题。
政策法律合规风险
票据业务涉及的政策法律合规风险,如未将票据业务纳入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票据业务授信不尽职不审慎等。
经营操作风险
人员工作上的经验不足或能力不够也可能导致票据业务风险,例如在票据的取得过程中,如果票据受让人不是明知但存在重大过失,例如应知票据让与人没有处分权却未加注意,也会带来票据风险。
综上所述,票据业务风险涵盖了信用、市场、操作、法律、融资性、道德、保管、合规、政策法律合规和经营操作等多个方面。商业银行在开展票据业务时,必须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管理,以确保票据业务的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