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绿豆、黑豆、黄豆,有什么区别?吃赤豆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


导读:今天主要学习赤小豆的用法。


01

赤小豆



【性味归经】甘、酸,平。入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功效特点】本品偏凉,性善下行,有清热利湿、行血消肿之功,内能通利水道,使湿热下出而消肿,故可用于肾炎水肿、脚气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外可消血毒,降火行血,可用于疮毒初起,能消肿止痛。



02



【功效主治】


1. 利尿消肿


用于肾炎水肿或脚气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常与五苓散、鸡鸣散配用,或与鲫鱼同煮服。


用于一般虚肿(如营养不良性水肿),可与黄芪、茯苓、桂枝、党参同用,或与花生、红枣煮服。


2. 清热利湿退黄


用于湿热黄疸(如急慢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等),可与茵陈、焦白术、栀子、大黄、茯苓等同用。


3. 解毒排脓


用于痈肿初起,研末水调或用醋调外敷,亦可配用清热解毒药内服。


4. 清热通乳


用于肝郁胃热、气滞血壅所致的乳房胀痛、触之坚硬有块、乳汁不下,可用本品配疏肝清热药同用。


【鉴别应用】


赤小豆、绿豆、黑豆,三者都有利水消肿、解毒疗疮作用,对于水肿胀满、湿热黄疸、痈肿热毒等均可应用,但又各有所偏。


赤小豆善长利水祛湿,故水肿、泻痢、黄疸多用之;绿豆善长清暑解药毒,故暑热烦渴及药物中毒等多用之;黑豆善长祛风解毒,故风痹筋挛、产后风痉、痈肿热毒等多用之。



03



【配伍应用】


1. 配赤茯苓


赤小豆性善于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肿,又能清热解毒、行血排脓而消肿;赤茯苓入血分,善于清利湿热。


二药配伍,清利下焦湿毒力大,可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尿血、下肢浮肿,或泻痢。


2. 配当归


赤小豆清热利水而解毒、活血排脓而消肿,性善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肿消;当归活血行瘀,使热去湿除则出血自止,可用于湿热便血、腹痛、尿血。


3. 配连翘


赤小豆清热利水、散血消肿;连翘泻心经客热,去上焦诸热,并有解毒散结之效,故称“疮家圣药”。


合用既能解心经之火,又利湿热而解毒,可用治湿热内蕴之黄疸、湿热下注之淋证、妇科盆腔炎急性发作和产后高烧。


4. 配白茅根


赤小豆甘酸性平,善于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肿,并能清热解毒;白茅根甘寒凉润,能清血分之热,有利水通淋、导热下行之功。


二药合用,在增强利水消肿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凉血通淋之功,可用于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淋闭尿血等证。


5. 配麻黄


二药均可利水,但赤小豆清热利湿而消肿,并能解毒;麻黄宣畅肺气下达膀胱而利水,相配有宣肺利湿清热功效。


6. 配商陆


赤小豆清热利水,商陆排泄水湿,相配有逐水除胀作用,常用于水肿胀满等证。



04



【应用注意事项】


1. 消瘦人不宜服。


2. 本品有两种,应注意区别。


正品种脐为白色,状呈窄长线形;另一种是一种植物的种子,叫“相思子”,种脐及附近呈黑色,下半部为朱红色或赤褐色,有毒,不入药,两者必须分清,不可混淆。

相关文章